李少军:纪念马克思,擦亮我们的思想武器
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投身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人类的解放做出重大贡献。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温马克思的伟大一生、重温马克思的崇高事业、重温马克思的高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从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后,信念坚定、终身不变。1848年,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共同写下《共产党宣言》,为科学社会主义制定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由此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揭开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幕,共产主义运动170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使马克思主义一次又一次地放射出真理的光辉,照亮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们。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它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章和宪法所保障的,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党和国家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逻辑发展的结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1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开辟了一条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我们纪念马克思,更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提高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擦亮我们的思想武器。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我们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擦亮我们的思想武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首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立场。正确的立场是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离开人民的立场去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势必走到邪路上去。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用实事求是的学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既不要拔高马克思主义,也不要贬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如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勇敢地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这对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学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学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而我们面对的实际总是具体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解决具体问题,正确的方法只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实际千差万别,问题多种多样,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改造自己、超越自我和实现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恶劣学风,理论脱离实际,言行不一致,这会严重伤害马克思主义,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历史上,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脱离中国实际,抽象空洞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灾难。改革开放时期,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腐败分子,口头上大谈马列主义,实际上是个人主义,是典型的两面人。这种两面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迷惑群众。他们严重伤害马克思主义,伤害人民的感情,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这些人的教训说明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性,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再次,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要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典著作包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才能够识破假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使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把自己伪装成马克思主义粉墨登场,我们应该认真阅读原著,撕下假马克思主义的伪装,识别出真假马克思主义。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我在延安组织部时“系统地学了几年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又有计划的读点马列原著。在延安学了几年,从思想理论上把王明的一套‘打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了几年,从思想理论上把陈伯达的一套‘打到’了。”(《陈云年谱》下册第38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最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有历史的眼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有世界性的思潮。共产主义运动170年的历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指导共产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离开共产主义运动史、离开中国革命史、离开中国共产党历史,而应该把理论和历史结合起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历史发展,推进社会进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继承马克思的事业、是继承马克思的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增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原著,以历史的眼光推进人类的解放事业。(文/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少军)
转载于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新闻网